- · 《产业创新研究》收稿方[05/28]
- ·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方[05/28]
- · 《产业创新研究》征稿要[05/28]
- · 《产业创新研究》刊物宗[05/28]
【重点关注】新研孵化引企五千家,看创新成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7月31日,南京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要量质并举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确保总数突破400家、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5000家,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动能。 从2017年底首批
7月31日,南京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要量质并举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确保总数突破400家、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5000家,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动能。
从2017年底首批31家备案,到如今形成近400家的“矩阵效应”,新型研发机构正成为南京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科创裂变的“自选动作”。3年不到,南京通过新研机构孵化引进的企业已达5850家,新申请专利近7000件,引进各类人才多名,一批曾经“沉睡”在纸上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
人才团队持大股、引入职业经理人、鼓励多元资本参与、创新产品首购首用、明确以孵化产出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南京模式”的背后,是一系列放权赋能、攻坚突破的改革实招硬招。南京市委改革办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围绕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统筹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因势而谋、顺势而动、大胆探索,加快将科教资源丰沛的“先天优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
01 以股权为纽带
激励人才团队站上“C位”
53所高校,82位两院院士,一大批大院大所、国家级研发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南京科教之城的美誉名副其实。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无法回避: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产业竞争优势,一些科技成果能够在国外实现产业化,在本地却迟迟难以落地,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
破解“南京之惑”,核心在于构建合理的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机制,推倒横亘在实验室和工厂之间的“隐形壁垒”。2017年,南京以“两落地一融合”工程为“先手棋”,推动科技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从体制机制上盘活在地高校创新资源,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在顶层设计中,新研机构技术要领先、成果有市场、机制企业化、人才持大股、资金有支撑、政府有服务,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培育可持续孵化科技企业的“老母鸡”。
新研机构不是新生事物,也没有清晰的定义和标准的模式,南京版本,新就新在人才团队持大股。南京明确新研机构初始科研团队占股必须超过50%,通过股权激励实现利益捆绑,让研发人员“铁下心”来谋创新,缩短成果转化和价值变现周期。南京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切断研发人员的“退路”,把人才和资源全部“裹挟进来”,最大程度调动起团队的积极性。
人才团队站“C位”,政府平台当“跑腿”,社会资本来“参谋”。园区国资平台参股,既解决了新研机构在载体、服务、资金上的需求,同时也是最好的信用背书。社会资本参与,有利于提高管理运行效率和市场开拓能力。
“四两拨千斤!”在南京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糜长军看来,制度设计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给足激励的同时,又解决了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他所在的初始团队中,有人甚至卖掉了3套房产入股。这不是个案,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高翔和团队实打实地拿出了800万现金,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为筹措股本也曾有卖房经历。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火炸药大王”王泽山、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余艾冰、中科院院士赵东元、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南京市委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突破体制束缚,新型研发机构正吸引海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速集聚,目前已有6名诺奖图灵奖得主、98名中外院士来宁创新创业,包括剑桥、清华、北大、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等全球顶尖高校院所广泛参与进来。
02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跨越“死海”
科技成果转化为成熟产品之前,企业不愿承担创新风险;高校成果苦于没有后续资金投入,只能被束之高阁,这个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被形象地比喻为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多个领域,需要整合政策、法律、金融、财税等多方面资源。科研人员常年身处“象牙塔”,凭一己之力无法独立完成。跨越“达尔文死海”,必须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推手,疏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现实堵点。谁来扮演“摆渡人”角色?南京明确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化运作的思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聘请懂科技、管理、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效衔接科技研发和市场需求,精准匹配资源,实现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耦合。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zonghexinwen/2020/080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