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创意产业发展春风

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总书记这样说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

总书记这样说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从杯子、笔记本、帆布袋等生活小物件由传统样式转向创新设计,到游戏动漫、影视音乐等网络视听产业的迅猛发展;从出版业、博物馆、非遗技艺在跨界融合中拥抱新领域,到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城市数字文创IP……近年来,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全国遍地开花,不断拓展着文创产业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条件的支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在文化与科技等行业融合趋势凸显、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文化消费模式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全民消费文化意识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营收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

顶层设计引导 文化领域发展 态势迅猛

为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确政策导向,优化产业环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显示, 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投资运营、创意设计服务分别增长23.0%、13.8%、11.3%。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文化领域发展态势迅猛,在文化产业体量增大的同时,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益也持续提升,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如今,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振文化消费需求的背景下,"创意创造价值,设计改变生活"逐步从口号变成现实。从东部发达省份到中、西部发展省份,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正在迅速崛起,红红火火的文博会、创意设计周、艺术节等各类文化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在成都,随着音乐、游戏等产业的不断壮大,参加音乐节、看电竞比赛、观展等已成为市民习惯的生活方式。文创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座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经济活力,文创企业也已经成为一股推动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文创领域年产值上亿元企业有近百家,发展势头蓬勃。

" 文创产业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力地带动了文创产业的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跨界融合加速 "文化+"战略 激活一池春水

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随即,各省市纷纷出台具体落地发展规划。

" 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提升文化创新创意能力,才能带来'1+1>2'的倍增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河说,文化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文化+"战略正在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

在政策利好不断的大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与文创设计融合发展的热情持续高涨。现代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旅游、商贸、会展等产业与文创设计加快融合,创造出一大批文化附加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文创产品,更有效带动了各省市、各地区一批集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娱乐、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主题旅游与产业园区项目。

近年来,文博领域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创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全国各地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纷纷成为爆款。河北博物院开发的"朱雀衔环杯"袖扣、"长信宫灯"系列文具等,将文物元素运用于时尚生活用品;故宫博物院更是开发出"故宫口红""故宫面膜"等1万余种文创产品,让600岁的故宫"年轻"起来。

对地方文创企业来说,当地丰富的本土文化就是其创新创造的独特优势。在郑州高新区,一大批文创企业在碰撞融合中迅速崛起,助推中原文化产业发展,如河南文化品牌"豫游纪"开发的日用品、家居饰品等百余类承载中原文化的产品,成为了河南文创圈的标杆。

"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下的传播模式不断改进,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郑州高新区负责人说。

发挥集群效应 打造生态链 加速产业升级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要重点培养的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之一。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高度融合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产业园区则成为了企业创新创造的集聚平台。通过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集群效应,文创全产业链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助力文创产业加速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大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进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在产业园区内,有文化创意设计企业,有高新技术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

如今,全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区;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杭州、苏州、南京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的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以武汉、长沙为代表的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

作为国内文创产业的"探路者",截至2019年7月,上海市已经有137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入驻文创企业2万多家,并基本形成带状连片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上海市文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园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和行业,形成了核心主导产业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等优势。

聚焦游戏电竞、音乐影视等数字文创产业细分领域,成都高新区也正打造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推动"文创+""科技+"融合驱动。"通过打造数字文创企业聚落,聚集与产业发展相关要素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以及其他服务,提供机会让企业相互碰撞、合作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陶玉祥 记者 盛 利)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zonghexinwen/2020/0528/33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广深打造双区发展新引擎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 | 产业创新研究编辑部| 产业创新研究版面费 | 产业创新研究论文发表 | 产业创新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创新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