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创新研究》收稿方[05/28]
- · 《产业创新研究》投稿方[05/28]
- · 《产业创新研究》征稿要[05/28]
- · 《产业创新研究》刊物宗[05/28]
重庆民间艺术融入影视特效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创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两者融合的必要性 (一)融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寻求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
一、两者融合的必要性
(一)融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寻求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此为指引,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也要紧随时代。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蓬勃发展起来的各大短视频平台,向年轻一代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新媒体艺术家的提炼再创造,将艺术创作成果与移动融媒体时代的H5、视频、虚拟现实等融会贯通。而无论是短视频、H5、VR,都离不开对影视特效(AE)这门课程的学习,它是所有涉及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课程,是许多相关专业院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同时也是许多媒体人用以提高视频质量需要学习的课程。因此,将民间艺术融入《影视特效(AE)》精品课程建设中,可以让民间艺术插上时代的翅膀,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二)双高计划下,专业课程寻求特色的需要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因此,地方性高职院校,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寻找自己的地方文化优势,将地方特色文化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协同发展。重庆民间艺术是巴渝大众创造的艺术,是重庆的源头是重庆的根,将重庆民间艺术融入影视特效(AE)精品课程建设中,既能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又能引导学生对传统地方文化进行再创造,从而促进地方文化、地方经济的发展,让地方性高职院校走出自己的中国特色,切实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二、两者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融入,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
以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一般由高校教师或行业内人士组建完成,而重庆民间艺术来源于广大群众,很难找到完全具有代表性的传承者来直接讲解,甚至有些只是记载性的地方习俗需要长时间深入地去感知。
因此,这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深入当地了解民风民俗并做大量调研;另一方面应积极向传承人拜师学艺,了解民间技艺的制作工序,从而为精品课程建设提炼出可用的文化素材及美学特点。这样的融入,可以使团队专业水平与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创建出即懂教学又懂重庆民间艺术研究的复合型教师团队。
(二)项目融入,设立校外实践基地
学生对《影视特效(AE)》课程的掌握最关键就在于项目实践,以往的项目实践多为虚拟项目,学生做完实践仅仅只是为了拿一个分数,而作品搁浅无用。将重庆民间艺术融入《影视特效(AE)》精品课程建设中,学生可以做具体的项目,例如重庆民间艺术的保护、铜梁舞龙文化的推广、綦江农民版画的宣传等。这些创意视频制作可以被挑选出来用于地方性宣传或上传至国内外各大自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关注重庆,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除了平时固定的上课教室,学生还可以利用周末以小组的形式到地方发源地进行采景或采访,保证真实案例用真实素材。此外,还应在校外拓展实习基地,例如民间艺术熏陶基地、项目参与基地等,将文化、创意、技术相结合,培养新时代影视特效人才。
(三)课程融入,打造特色资源库
(1)课程标准修订。在2019 年课程标准基础上,探索修订和完善的内容包括:①明确课程目标使之与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相对应;②章节模块重组为六大模块并梳理教学内容及要求使之与课程目标一一对应;③设计真实项目板块并以此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④明确最终考评方法为:小组平时成绩(个人成绩占比)+期末个人成绩。(2)课程教案设计。从轨道蒙版和层的模式、摄像机运动、三维空间灯光设置、抠像与跟踪、表达式入门、仿真效果。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案例都采用重庆民间艺术的素材来源,都以保护或宣传为创作主题,不仅向学生讲解具体的知识结构,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创作。详细制定每一次课程教学方案,主要包括:教学情境、教学对象分析、职业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细节。(3)完善课程PPT 及视频教程,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要求及教案设计,制作相应的PPT 课件与视频先导教程。(4)作品库、项目库、试题库建设,试题库内容全覆盖,题型即符合行业发展状态又突显重庆民间艺术特色。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网址: http://www.cycxyj.cn/qikandaodu/2021/0623/1738.html